图为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现的圆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6月21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葬内发现了大量圆形植物包裹。研究发现,包裹外部为槲叶,内部为水稻、黍等粮食,这些槲叶粮食包裹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粽子。
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掘现场负责人武志江介绍,八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椁室中后室的木案上,发现了大量用叶子包着的圆形包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完整的圆形包裹有40个,还有很多破损散落在椁室底部,这些包裹都由宽大的植物叶子层层包着,由麻绳或者茎秆捆扎,呈现厚圆饼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与寄生物考古实验室主任蓝万里说,通过测量,包裹的直径约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
据介绍,随着包裹一同出土的还有少量树枝,考古人员推测这些植物包裹几个为一组,串在或系在树枝上。
“由于八号墓所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墓室整体被地下水浸泡,形成了特殊的埋藏环境,这为墓葬中文物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圆形包裹千年未腐。”武志江说。
考古人员通过体视显微镜分析发现,40个完整包裹内有39个里面装的是没有脱壳、没有煮过的稻谷,另外1个装的是黍。
图为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现的圆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为了判断包裹这些稻谷和黍的植物叶子,我们找来同种类现生叶子进行比对,通过拼合各个部分的残片,根据叶形、叶缘、尺寸、叶脉形态等特征,最后判断圆形包裹外的植物叶子是槲叶。”蓝万里说,槲叶是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子,现在豫西一带依旧流传着食用槲叶粽子的习俗,也叫槲包。
“楚国槲叶包,如今端午粽。先民们的饮食痕迹,以文物为载体,跨越千年,见证着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蓝万里说。
新华社记者 桂娟 史林静
X 关闭
-
2023-06-23
2000多年前的粽子原来长这样! 环球快播
-
2023-06-23
【世界报资讯】日本5月份核心CPI涨幅超预期 料促使央行下月上调通胀预测
-
2023-06-23
多大的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呢 多大的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
-
2023-06-23
舟曲拉尕山上欢度端午节,看看我们都吃了些啥?真的很丰富很特别 今日热闻
-
2023-06-23
桂棹兮兰桨_桂棹兮兰桨的下一句是什么|世界独家
-
2023-06-23
世界今亮点!完美越狱百科(完美越狱是什么意思)
-
2023-06-23
世界热文:T恤款式那么多,还是最喜欢穿“白T”!简洁干净衣橱里的必备
-
2023-06-22
北青:U17国少明日回国,抵达上海后就地解散历史使命就此完结
-
2023-06-22
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_云南红塔集团
-
2023-06-22
刷金刚菩提子机器_金刚菩提子只刷不盘